《山海经-北次二经》记载:又北五十里,曰县雍之山,其上多玉,其下多铜,其兽多闾麋,其鸟多白翟、白。晋水出焉,而东南流注于汾水。其中多鮆鱼,其状如儵而赤麟,其音如叱,食之不骄。
再往北五十里有座山,名叫县雍山,上山有很多玉,山下有很多铜,山中的野兽多为闾和麋鹿,鸟类多为白色长尾野鸡和白翰。晋水发源于此,向东南流入汾河,水中有很多鮆鱼,形状像鲦鱼,它的鳞片是红色的,发出的声音如人的呵斥声,吃了这种鱼的肉,可以消除狐臭。
里面的儵鱼俗称白鲦鱼,是北方水域中最为常见的、数量最为庞大的鱼。此鱼食量惊人,极贪吃,所以一见钓饵下去,就会群起攻之,不惧钩刺,而且拉力很大,拖着鱼钩就跑,正是因为此鱼的生性,他们是北方水域中活得最为滋润的生命。
白鲦鱼中富含丰富的硫胺素、核黄素、尼克酸、维生素D和一定量的钙、磷、铁等矿物质。鱼肉中脂肪含量虽低,但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、护心和防癌的作用。鱼肉中的维生素D、钙、磷,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。可抗衰老、养颜,有利于血液循环,开胃,滋补,防止肿瘤,但是并不能去除狐臭,又或许古人的用法不同。
《山海经》记载:彭水出焉,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,中多鯈鱼,其状如鸡而赤毛,三尾六足四首,其音如鹊,食之可以忘忧。其中讲到儵鱼有三尾六足四首,形象非常怪异。
山海经狐臭鮆鱼白翰县雍山发布于:山东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